四妙招 飲食關鍵4原則 有助緩解「經前症候群」
什麼是經前症候群(PMS)?
一些女性在月經來臨前幾天,身心都有明顯的不適症狀。如果不嚴重,就屬正常。如果這些症狀影響到日常生活,就稱為「經前症候群」。所謂「經前症候群」,就是指由於身體無法適應隨月經週期變化的雌激素分泌狀態,而引起的一連串不適症狀
疑似雌激素作用的結果
女性體內的黃體素,會在月經來的前2週,突然開始大量分泌,然後在月經來的前1~2天內,又突然劇烈減少。在這段期間,由於身體難以適應急劇的荷爾蒙變化,所以身心各方面都容易感到不適。黃體素之所以被視為引起「經前症候群」的主因之一,是因為它具有提高體溫和儲存水分的功能;但是此點尚未得到醫學界的證實。
治療前 請重新審視生活習慣
一般來說,越神經質的人越容易出現經前症候群的症狀。當身心過度疲勞,或過度承受壓力時,就可能加重相關症狀。
當患者內心感到不安或焦慮時,不妨多泡一泡熱水澡,或進行芳香療法等,嘗試放鬆自己,並充分休息,確保有足夠的睡眠,這樣才能有效改善症狀。適量運動也能幫助身體放鬆,達到紓解壓力的目的。患者可以做一做伸展操,或是散散步,甚至是輕微的體能運動,都能幫助緩解經前症候群的症狀。
如果經過上述努力,仍然無法使情況得到改善,或患者的症狀比較嚴重,那麼最好去醫院檢查。有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開立處方,讓患者按量服用避孕藥、抗憂鬱劑或利尿劑等,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。
妳知道嗎?
經前無法集中精神工作,也屬於「經前症候群」嗎?
無法集中精神工作也屬於「經前症候群」的一種。月經來臨前出現的不適感,通常會透過身體和精神2方面表現出來,在身體上通常會表現出小腹疼痛、臉部和手腳水腫、頭痛、眩暈、乳房脹痛、失眠、皮膚粗糙、長痘痘等;在精神方面通常會表現出焦慮、易怒、焦躁不安、愛哭、無法集中精神等。有的女性還會出現與人爭吵、對家人和朋友態度惡劣、責罵孩子,甚至亂摔東西的不理智行為。
緩解經前不適!飲食關鍵4原則
生理期是每個女生必有的經驗,但約8成女生在黃體期、月經來潮前7至10天(有些人只有2至3天),因黃體素荷爾蒙分泌大量增加,身心內外對壓力的感受特別明顯,因而產生程度不一的「經前症候群」(PMS),營養師表示,多數人的經前不適症狀輕微,無需藥物治療,透過正確的飲食4原則就能改善。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表示,經前症候群是因黃體素和荷爾蒙的變化、飲食失調、血清素下降,導致身體出現頭暈、頭痛、腹痛、乳房脹痛、肌肉關節酸痛、疲勞、失眠、暈眩、情緒改變、煩躁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,且常有想吃甜食和碳水化合物的衝動。
緩解經前不適 飲食關鍵4原則
每個人的經前症候群影響程度各有不同,嚴重者可能需就醫和藥物治療,但多數人的症狀輕微,從日常飲食做好控制,也能減輕或預防經前不適。
★原則1/少量多餐,減低血糖波幅
進食定時定量,以少量、低卡高纖全穀類為主,可穩定血糖,避免低血糖引發飢餓感而不自主地攝取高糖、精緻食物,反而導致血糖急升。正餐間可吃一根香蕉或一個橘子等低卡高纖維的食物當點心,熱量不超過100大卡,能飽食、穩定血糖又不會致胖;點心需避免進食高熱量的糖果、蛋糕、甜餅乾、巧克力、汽水等食物。
★原則2/少鹽飲食預防經前水腫
身體腫脹是經前的常見症狀,為避免水腫,平日應減少攝取高鹽食物,在經前一周就特別注意要清淡減鹹,要少吃外賣食物、加工食物如罐頭、醃製食物如火腿,以及含鈉高的薯片,應盡量食用新鮮食物。
★原則3/適量補充含50%濃度的黑巧克力
巧克力的口味香濃獨特,且其富含的色胺酸有助於合成血清素,不僅可帶來喜悅感,也能幫助緩解經前症候群的不適;而巧克力成分中的鈣、鎂、鋅及維生素B6,同樣有助於減緩經期症候群。
★原則4/飲食均衡,適量添加補充劑
營養補充劑可否減輕經前症候群?洪若樸營養師表示,研究顯示營養補充的確有幫助,但大前提需要先調整飲食均衡、多樣選擇,最後再考慮搭配營養補充劑。常見可緩解或預防經前症候群的營養素,包括鈣質、鎂、色胺酸、醣類、維生素B群、大豆異黃酮、亞麻籽油和月見草油等。
遠離經前症候群 來碗薑汁燉奶
除了上述的飲食原則可緩解經前症候群的不適之外,洪若樸營養師也分享一道經前調理的甜品,利用黑糖所含的豐富礦物質和營養成分,和中醫主張的活血散寒效用,製作美味的「薑汁燉奶」,讓女生吃在嘴裡,溫暖在子宮裡,不讓荷爾蒙在生理週期耍脾氣。
【薑汁燉奶】(1人)
-
材料:老薑小塊磨泥取汁、全脂鮮奶乳180c.c.、蛋白一顆、黑糖一匙約15公克。
-
作法:
-
取鮮奶加入黑糖,文火加熱到鍋邊有微泡。
-
將薑泥汁擠入蛋白中,微微攪拌,注意不要打入過多的空氣。
-
將步驟2過濾後倒入1中,放入電鍋蒸8分鐘即可,但記得鍋子要事先預熱。
-
-
小叮嚀:每百公克的黑糖含鈣90毫克、含鐵4毫克,另有其他多種營養物質,中醫認為性溫味甘,具補中益氣、健脾暖胃功能,活血化瘀、散寒的效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