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日本風行的低胰島素減肥法,其實就是「低 GI 飲食減肥法」。GI 是升醣指數(Glycemic Index),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食物「造成血糖上升」的指數。
體內血糖值快速上升。
身體為了保持本來的平衡狀態,大量分泌用來抑制血糖的「胰島素」。
過多胰島素會促使體脂肪形成。
大量胰島素使血糖快速下降,造成饑餓感,使我們吃進更多東西。
血糖值將維持在較穩定狀態,正常供應身體細胞利用,不會囤積過多脂肪,也不會有暴飲暴食的情形發生,當然也就不易變胖囉!
低(≦ 55 ):全榖食物、豆類、豆腐、花生、綠色蔬菜、水果(鳳梨、西瓜除外)、多數海鮮及肉類、奶油、優格、原蜂蜜
中(56~69):義大利麵、糙米、栗子、麥片、芋頭、南瓜
高(≧70):糖果、煉乳、白飯、貝果、烏龍麵、麻糬、吐司、玉米、山藥、山芋馬鈴薯、巧克力
也許你現在心想:「瞎米?可是我愛的都是高 GI 食物耶,難道註定要終生當個胖子嗎?而且難不成要把整張表背起來才吃東西?」
別擔心~有以下幾個小祕訣來幫助你瘦身:
吃高 GI 食物時,可和酸味食物(例如醋)一起攝取;而高纖維食物能降低消化速度,有效避免血糖值驟升。
吃飽飯後血糖值正在上升,此時若再攝取含糖量高又精緻的甜點,只會讓血糖飆升更快,建議改以適量低 GI 水果取代。
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人以為水果是低 GI 食物,就毫無顧忌地吃,甚至打成汁取代正餐,以為可以達到減重效果,沒想到卻越喝越肥。這是因為水果甜度高、本身熱量並不低,打成汁後 GI 值還比整顆水果來得高。再以義大利麵為例,因為結構較結實,GI 值較白麵條低,但若加上奶油白醬,熱量就會非常高。
其他像是花生、炸豆腐、腰果、培根、火腿、香蕉、芒果、奶油、奶油起士等也都屬於低 GI 食物,但熱量都不低,如果毫無限制地吃,下場就是胖。
產地、加工、烹調方式等等,都會造成影響,像是生菜的 GI 值便比煮熟後的蔬菜低、糙米就比胚芽米和白米好。
而許多人可能會以為稀飯含水量多、熱量較低,減肥時用以取代米飯,或許是個不錯選擇。事實上,由於稀飯中的澱粉糊化程度高,易被腸胃吸收, GI 值反而大於乾飯,這也就是為何吃完稀飯,往往較快感到飢餓的原因喔!
沒有嚼勁的食物,短時間之內很容易吃下過多份量。而即使是同樣的食物,一口一口慢慢吃,體內血糖上升的速度,一定會比狼吞虎嚥來得慢,並且比較容易有飽足感。這也是為什麼,吃得快的人容易發胖的原因。
馬上要養成咀嚼20~30下的習慣,可能有點困難;不妨先試著規定自己「吞下口中食物後才能夾取下一口」,如此就能避免狼吞虎嚥囉!
總而言之,選擇低熱量、低 GI 的食物,並且細嚼慢嚥,可以讓你瘦得更輕鬆更健康唷!
ps: 下列資料 來自台大醫院
影響血糖的重要因素:碳水化合物種類及量
各項食物種類之營養成份表
蛋白質 | 脂肪 | 醣類 | 熱量 | |
品 名 奶類(全脂) (低脂) (脫脂) |
8 8 8 |
8 4 + |
12 12 12 |
150 120 80 |
蛋、豆、魚、肉類 (低脂) (中脂) (高脂) |
7 7 7 |
3 5 10 |
+ + + |
55 75 120 |
五穀根莖類 | 2 | + | 15 | 70 |
蔬菜類 | 1 | 5 | 25 | |
水果類 | + | 15 | 60 | |
油脂 | 5 | 45 |
重點:
不同醣類食物,血糖高低也不同
醣類食物又稱為碳水化合物。吃起來甜甜,是『糖』與五穀類中的『澱粉』,都會使血糖上升;反之全穀類蔬菜和水果中的『纖維』,可使血糖下降。
含醣食物
全穀根莖類:如麵包、飯、玉米
水果和果汁
蜂蜜、糖、糖漿和糖果
牛奶和優格類
部份蔬菜含少量醣
提醒:大蕃茄是蔬菜、小蕃茄是水果
番石榴是水果
山藥,薏仁,南瓜是主食類
碳水化合物種類及量
選用加工少、纖纖維含量豐富的植物食物,包括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、豆類,與核果類
減少餐後血糖、血脂及發炎現象的增加
改善飯後血糖的理想碳水化合物,包括綠葉蔬菜,如青花菜和菠菜,水果如葡萄柚和櫻桃。→ 低熱量密度、低升糖指數、高纖維、豐富植物激素(抗氧化壓力)
膳食中的抗氧化劑:莓果 (藍莓、蔓越莓等)、黑巧克力、紅酒、茶、石榴,可保護血管內皮免受餐後氧化壓力傷害及發炎反應
肉桂(cinnamon)
富含抗氧化物,但無熱量的香料。
當與高升糖指數餐點同時吃時,可以延長胃排空時間,進而減少餐後血糖的上升現象
升糖指數(Glycemic Index, GI)
升糖指數:指食物吃進去後,血糖升高相對於吃進葡萄糖時的比例。每種食物經過人體測試後,都會有一個GI值。
高GI食物:
一般含糖量高或消化吸收快的澱粉類食物,如:法國麵包、果汁、可樂、白米、冰糖、西瓜等。
低GI食物:
指糖量含量低,纖維量高。消化速度較緩的食物,例如:糙米、全麥食物、燕麥、芭樂、蕃茄及綠色蔬菜等。
低GI飲食的好處
- 可避免血糖快速上升,預防現代文明病。
- 不容易有饑餓感,可有效減輕體重。
- 可控制血脂肪濃度,預防心血管疾病。
- 可有效降低三酸甘油酯,改善膽固醇。
依GI值,食物分紅黃綠燈
GI 值 分類 | 食物的 GI值 | 對人體血糖的影響 |
低 GI值 | 0 ~55 | 最不容易造成血糖值的波動 |
中 GI值 | 56~69 | 血糖值是介於高跟低的中間值 |
高 GI值 | ≥70 | 最容易造成血糖值的波動 |
主食依GI值分類
GI值 | 食物 |
GI≦55 低 |
低脂優格、義大利麵、粉絲、新鮮米粉、糙米飯、甜玉米、煮的山藥、芋頭、全麥乾果麵包、多穀麵包、麥麩早餐片、燕麥餅乾、黃豆、花生、優格、低脂豆奶、原粒大麥 |
GI 56-69 中 |
燕麥片、通心麵、全麥麵包、白米飯、稀飯、冰淇淋、煮的馬鈴薯、乳酪、蔗糖、可樂、汽水 |
GI≧70 高 |
速食燕麥片、葡萄糖、白麵包、白饅頭、煮的地瓜、馬鈴薯泥、烤馬鈴薯、米糕、新鮮小麥麵條、油炸甜甜圈、鬆餅、玉米片 穀片、爆米花、米漿 |
水果依GI值分類
GI 值 | 水果 |
GI≦55 低 |
葡萄柚、蘋果、橘子、香蕉、葡萄柚、柳丁、棗子、 桃子、芒果 |
GI 56-69 中 |
木瓜 、鳳梨、 香瓜、 葡萄、葡萄乾 |
GI≧70 高 |
西瓜 |
把握吃對低GI食物原則
食物纖維的完整性:高比低好
完整顆粒的小麥比全麥麵粉好/ 水果切塊比打果汁好
食物精緻程度:低比高好
多穀米糙米優於胚芽米白米/全麥麵粉比白麵粉好
食物的結實度: 高優於低
義大利麵比白麵條好/結實的全麥麵包比鬆軟的白吐司好
澱粉糊化程度:低優於高
乾飯比稀飯好/清煮食物比勾芡食物好
清湯比濃湯好/義大利麵煮10分鐘比煮20分鐘好
食物的酸度:
醋、檸檬汁可降低GI值/用麵包沾油醋醬更好
提醒:低升糖指數飲食:選對低GI好食物,量也要控管
堅果、核果類、油籽類
主要油脂成份:不飽和脂肪、尤其是單元不飽和脂肪。
含植物固醇、膳食纖維、抗氧化劑、鎂、鈣、葉酸。
每週至少食用5次堅果(大約一把,握拳狀能抓住的量),能夠減少冠狀動脈疾病和糖尿病的危險達 20-50%。
若選用堅果時,記得需減少烹調用油。
堅果 v.s 飯後血糖
餐點中加入堅果,可延緩胃消化時間,減少飯後血糖上升。
有研究指出攝取高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(如白麵包或馬鈴薯泥)時,搭配堅果(杏仁、開心果和花生等)後 ,可少30-50%飯後血糖上升。並降低餐後氧化壓力和提供抗氧化劑。
堅果、橄欖油
用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或橄欖油來取代精緻碳水化合物,可降低飯後三酸甘油酯及血糖高的問題,減少氧化壓力,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好的膽固醇)。
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高的油脂,如橄欖油、芥花油、苦茶油,其次花生油、米油、芝麻油等。
如何選擇橄欖油
橄欖油最可貴的是含有豐富的多酚類抗氧化成分。
分級:1.最優.「Extra Virgin」;2.次優.「Virgin」;3.「Pure」
Extra Virgin通常是第一道冷壓榨出的橄欖油;而Pure等級則通常是以溶劑將榨剩的橄欖渣經過萃取及純化而成,所含的抗氧化劑成分相對減少很多
選擇富含w-3脂肪酸之深海魚
w-3脂肪酸,具有減少發炎反應,幫助血脂肪代謝等功能 ( 可降低血中三酸甘油酯)
深海魚富含w-3脂肪酸鯖魚、秋刀魚、鮭魚、鮪魚、沙丁魚約100公克,可得到1000毫克以上之w-3脂肪酸
生料 名稱 |
可食重量(g) | 熱量 (kcal) | 蛋白質(g) | 脂肪(g) | 膽固醇(mg) | 鈉(mg) | EPA+DHA(mg) | 20碳五烯酸20:5 (mg) | 22碳六烯酸22:6 (mg) |
鯖魚 | 35 | 145.9 | 5.0 | 13.8 | 21.0 | 19.6 | 2570 | 1000 | 1570 |
秋刀魚 | 35 | 109.9 | 6.6 | 9.1 | 15.1 | 19.3 | 1600 | 580 | 1020 |
醋
地中海式飲食:油醋醬(橄欖油+醋)
研究發現攝取1-2湯匙醋,可降低飯後血糖25-35%
醋加入高升糖指數食物的作用:
醋酸會減慢胃排空時間,抑制消化澱粉食物的酵素作用,減緩血糖上升的速度,改善餐後氧化壓力
醋可延長飯後的飽足感,減少餐與餐間食物攝取,可降低總熱量取。
醋或檸檬汁可加在沙拉或涼拌菜中。
切記:目前國人風行喝水果醋,但其甜度高較不建議使用,還是以穀類釀造醋為主。
高生理價的蛋白質
飲食中蛋白質食物會增加產熱效應,可增加身體基礎代謝率
瘦肉蛋白質可以減少餐後血糖的飆升,可改善餐後發炎反應、可增加飽足感,幫助體重控制
高生理價的蛋白質食物:蛋白、魚、瘦肉、去皮家禽胸肉、乳製品等
輕至適度的飲酒
每日女性:0.5至1個酒精當量;男性:1-2 個酒精當量
1個酒精當量 =15公克酒精= 2份脂肪= 90大卡
1酒精當量約相當於
酒類 | 酒精濃度(%) | 含30 cc.酒精之酒量(cc.) |
陳年紹興酒 | 16.5 | 180 |
紹興酒 | 15.0 | 200 |
玉泉清酒 | 15.0 | 200 |
玫瑰紅酒 | 10.5 | 290 |
五加皮酒 | 34.0 | 90 |
蔘茸酒 | 28.5 | 100 |
竹葉青 | 35.0 | 90 |
高梁酒 | 54.0 | 60 |
米酒 | 19.5 | 150 |
台灣啤酒 | 4.5 | 670 |
運動
靜態生活會增加胰島素阻抗性,且使餐後血糖和三酸甘油酯值上升。
運動會改善肌肉胰島素敏感度,使血糖和三酸甘油酯降低,且與運動量有關。
中度及有氧運動有助於改善胰島素的敏感度,因此建議每週應運動150分鐘以上。
運動的建議
減少慢性病發生的建議量--每天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(有點喘又不會太喘)
減肥或維持體重的建議量每天60分鐘的中等到激烈強度的運動
減肥後的體重維持或要繼續減肥每天60~90分鐘的中等到激烈強度的運動
開始運動
Step1:開始運動試著增加一些較緩和的活動來開始
Step2:輕度活動當您覺得可以再增加運動量時,就可以試著做一些輕度活動,如慢走(4公里/小時)、園藝、打掃房子、照顧小孩、打高爾夫球、乒乓球
Step3:中度活動這時你可以試著快走(6.4公里/小時)、騎腳踏車、滑雪、網球、跳舞
Step4:
重度活動可以試著進行
再加快速度的快走(10公里/小時)活動、負重上坡、玩籃球或足球、爬山、游泳
原則:改善餐後血糖和三酸甘油酯
選擇低升糖指數、高纖維的碳水化合物,包括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、豆類與堅果。
選用瘦(低脂)肉,每餐最好都有蛋白質食物,會使血糖控制較平穩。
每天吃大約一把(握拳狀能抓住的量)的堅果,可以和蔬菜、穀類、莓果(berries)或其他水果一起吃。記得減少烹調用油
每天吃生菜沙拉,且搭配油醋醬為主。
避免高度加工的食品和飲料,特別是含有糖、高果糖糖漿、白麵或反式脂肪的食物。
將飲食量控制在適度的份量。
維持正常體重且避免過重或肥胖。腰圍男生小於90公分,女生應小於80公分。
每日至少有30分鐘以上或每星期至少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。